【翡翠知识】翡翠精雕工都在哪
一、广东
广东是中国重要的玉石加工地,大体集中在三个地区:
首先是广州和平州。广州因兼具翡翠的加工、制作、流通,而成为广东的集散地,而平州主要是手镯半成品制作的集散地,但近年来,借助原料的优势,一些玉雕厂在此建厂,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员也日益增多。
四会是一个以大中型翡翠摆件为主的地区,从事玉雕加工制作的师傅多来自于福建、河南和广州等地,师傅们还将木雕的技法融入到玉雕当中,工艺精细。
高档翡翠首饰与花件主要集中在揭阳阳美,其雕工细腻,构图传统,近年来又将镶嵌逐步融入了高档翡翠的设计中,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二、镇平
河南镇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,玉雕加工业历史悠久。据出土文物证实,玉雕生产起源于西汉时代,距今已有4000 年左右的历史,宋、元两代玉雕初具规模,明、清时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,开始出口。镇平玉雕造型生动,雕刻精细入微,兼具北方工艺的雄厚大气,苏州工艺的精细,形成自己独有的中部风格,设计的艺术珍品不胜枚举。
1975年 3 月,位于镇平县城东的安国遗址龙山文化层出土了两枚圭形带穿独立铲,造型逼真,工艺精湛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珠宝玉雕加工基地,从业工人达十余万,建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十几个,产品有100 余类 5000 多个品种,远销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。1996 年 3 月,镇平被国家命名为“中国玉雕之乡”。
改革开放后,镇平玉雕进入鼎盛时期,这个时期玉雕呈现几个特点:
1、玉雕规模空前宏大。据了解,从事玉雕生产的企业达到万余个,涌现100余个玉雕专业村,先后建成以全国最大的玉雕市场——石佛寺玉雕湾为龙头的大型专业市场十几个。
2、玉雕工艺水平不断提高,产品向高、精、尖、奇过渡。且能工巧匠,人才辈出。从1993 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七届“中国镇平国际玉雕节”,吸引中外客商上万人,涉及美、日、德、港澳、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,贸易成交额超过二十亿元。
三、云南
云南的翡翠加工,主要集中于中缅边境——瑞丽与腾冲等地。
云南的翡翠加工业发源于腾冲,同时玉雕也给腾冲工业和经济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。玉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,其内涵、功用、工艺,在全国玉雕行业中遥遥领先。早期的工艺,基本上不会对翡翠的形状作太多改变,耳饰、头饰和较为简单的佛工、礼祭以及生活用品等。清朝前期,清朝经济进入鼎盛时期,翡翠的产出、销售及加工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。当时各道工艺开始明确分工,玉雕师傅们已经能更好地利用工具,形神、骨肉可以同时兼备,美术和玉雕开始逐渐融合。玉器开始以生活为题材,玉雕业开始初具规模。清朝中后期及民国初年,开始盛行收藏翡翠,翡翠成为百姓聘礼、装饰、馈赠、把玩鉴赏的对象,市场供不应求,腾越翡翠玉雕业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。据腾冲县志载:“民国初年,从事玉雕的作坊有100 多家,工匠 3000 多人”。加之当时各地的能工巧匠也纷纷慕名而来,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。
到了现代,腾冲的玉雕技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雕琢。瑞丽则相反,20多年来,瑞丽借助原料优势,加之大量优秀玉雕人才涌入,成为云南玉雕迅速发展强大的推动力。
四、扬州
扬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玉雕产业基地。扬州玉器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行业地位,其他私营企业及个人工作室也较为常见,由于其地理位置及文化的特殊性,扬州保存了独有的玉雕风格。
从地理位置而言,扬州地处江北,既有南派的精雕细琢,也兼具北派的豪放大气,加工的产品主要以软玉为主。
山子是最能够体现扬州玉雕工艺特点的,以顾永骏的《汉柏图》为代表。传统的扬州山子以保形掏洞为特色,尽可能保持原料形状,但近年来更加注重砍形、构图设计。以顾永骏大师的《汉柏图》为例,其以汉柏为主脉,以山形为依托,以人物为故事情节,远、中、近景并存,构成了散点透视的特色构图模式。
中原玉文化是翡翠文化的发源地,在独特的传承和发展中,翡翠文化地域文化色彩日益突出。
*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翡翠资讯,“平瑞翡翠” PM8PM8